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首頁>儒學思想>認識儒學>儒家的哲學思想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儒家天道論

儒家天道論主要在說明吾人之「性」來自於「天命」、「天道」。這個說法可以追溯到孔子之前的《詩經》、《左傳》。詩周頌維天之命:「維天之命,於穆不已。於乎不顯,文王之德之純。」、詩大雅烝民:「天生烝民,有物有則。民之秉ㄧˊ﹔yi,好是懿德。」、左傳成公十三年:「劉康公曰:吾聞之,民受天地之中以生,所謂命也。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,以定命也。」《詩經》這裡提到天命、天道高高在上,有超越的意義。天道貫注於人身的時候,又內在於人而為人的「性」,此時天道又是內在的。要之,天道是既超越又內在,兼具宗教與道德的意味,宗教重超越義,而道德重內在義。

《左傳》引劉康公「天地之中以生,所謂命也」,說明了「中」是天地之道,「命」是天命之命。劉康公所說的「中」,後來即轉而為中庸的「天命之謂性」。從《詩經》、《左傳》這裡面的意思看來,當時天命、天道已有其步步下貫而為人之性此種趨勢。這裡開啟了性與天道相貫通的大門。而「維天之命,於穆不已」所說的天命、天道之生生不已,已經將人格神的天轉化為「形而上的實體」。唯有如此之轉化才有《詩經》「人民具有恆常的性,有好善惡惡的德性」,這句話後來也成為孟子證明性善說的重要根據之一。

而孔子對於天命、天道是存著一份對超越者的敬畏、虔誠與歸依。在西方,所謂的「超越者」就是上帝,而在儒家則規定維天命、天道。孔子「三畏」:畏天命,畏大人,畏聖人之言,是透過敬畏之心來成就圓滿的人格。這當中亦表現了孔子內心對天命、天道的契悟與虔誠。而這種契悟與虔誠,是人人內在道德主體性的一種自然表現。孔子將這種內在於吾人之性而可以遙契天道的主體稱之為「仁」。而「仁」的內容,以及其如何與天道相貫通,達到「天人合一」的境界,就是儒家「心性論」所要探討的課題。

撰稿人:謝居憲,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
    網站滿意度調整